【
智慧城市網 政策法規】3月20日,湖南省數據局印發《關于強化數字政務公共基礎能力“總支撐”的工作方案》,旨在全面夯實數字政務公共基礎能力,進一步強化業務協同、能力復用、數據賦能和安全保障,提升數字政務服務效能,增強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方案》指出,2025年12月31日前,統籌省級政務服務公共平臺基礎能力建設和保障,滿足全省數字政務公共基礎能力“總支撐”需求,通過完善統一身份認證、電子證照、電子印章、統一支付、統一用戶中心、應用能力開放平臺、AI大模型等基礎支撐能力,全面支撐全省政務服務業務應用。整合數字政務應用安全服務能力,實現集中監控與管理,提升整體
安全防護水平。
全文如下
關于強化數字政務公共基礎能力“總支撐”的工作方案
為全面夯實數字政務公共基礎能力,進一步強化業務協同、能力復用、數據賦能和安全保障,提升數字政務服務效能,增強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根據2024年數字湖南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精神,對標先進,結合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2025年12月31日前,統籌省級政務服務公共平臺基礎能力建設和保障,滿足全省數字政務公共基礎能力“總支撐”需求,通過完善統一身份認證、電子證照、電子印章、統一支付、統一用戶中心、應用能力開放平臺、AI大模型等基礎支撐能力,全面支撐全省政務服務業務應用。整合數字政務應用安全服務能力,實現集中監控與管理,提升整體安全防護水平。
二、主要任務
1.升級電子證照應用能力。升級優化電子證照匯聚、質檢、授權、用證等功能,提升電子證照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各市州統籌本區域、省直部門統籌本行業證照數據,完成向省電子證照系統的全量匯聚,做好增量數據及時匯聚。未自建電子證照系統的原則上不再新建。省直各部門、各市州進一步拓展電子證照的應用范圍。除了政務服務事項辦理場景外,允許通過在“湘易辦”超級移動端進行亮證等方式來便捷群眾企業享受特定場景和領域的服務。
2.升級電子印章應用能力。升級電子印章在線審批、統一授權、統一核驗、電子證照加注、兼容互認等功能及信創環境電子印章應用能力,滿足電子證照和各類政務服務場景下的電子印章應用。各級各部門應完成本部門的電子印章備案申請(包括公章、行政審批章),電子印章備案率達到100%。探索在財政、自然資源和公共資源交易等領域推進電子印章的互信互認。
3.統籌移動端身份認證能力。基于省統一身份認證平臺,強化移動端統一身份認證能力,整合全省已建政務移動端身份認證功能。各級各部門已建移動端需保留自身用戶體系的,按湖南省移動端統一認證技術對接標準要求接入全省身份認證體系。探索依托公安部門人像基礎數據和“互聯網+可信身份認證平臺”服務,構建
人臉識別能力,為“湘易辦”、政務服務網等場景下的實人認證提供支撐。
4.升級應用能力開放平臺。新建異常接口檢測預警和管理、健康檢查、統計分析、調用記錄管理等功能,升級應用開放平臺網關底層組件,實現對全省所有應用服務能力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各接口發布單位補充完善歷史接口信息,根據預警信息及時開展問題接口優化整改。
5.升級統一支付。優化升級統一支付平臺,推動建行、農行和工行等商業銀行、省財政廳非稅中臺與省統一支付平臺完成對接,推動各部門非稅繳費等業務支付渠道接入。統一向“湘易辦”、省政務服務網提供支付能力,實現在線查詢繳款單、非稅繳費、非稅退款申請等功能,不斷豐富便民繳費場景。
6.升級個人、企業用戶空間。制定數據采集技術規范,開展企業、個人用戶數據治理,完善用戶數據異議糾錯與異常檢測功能、強化數據應用體系建設。基于AI大模型開發政務服務大模型,實現通過學習和分析用戶行為數據,為不同群體提供定制化、精準化服務。
7.升級“一網通辦”事項總支撐。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實行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工作要求,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集成辦、承諾辦、跨域辦、免申辦,升級完善省“一網通辦”事項管理系統統一要素管理功能,融合行政許可事項管理,支撐構建形成全省統籌、分級負責、事項統一、權責清晰的事項清單管理和動態更新體系,實現同一事項在不同地區和層級同要素管理、同標準辦理。
8.健全安全服務體系。整合數字政務應用安全服務能力,構建全領域、全周期、一體化的安全態勢感知和防護體系;落實安全監測、評估、處置等常態化安全保障工作,形成分工明確、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強化安全責任制度,加強數據安全防護,保障個人信息安全;打造數字政務安全保障專業隊伍,筑牢安全屏障。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