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頻度高,具有明顯的區域性、季節性等特點,災害損失嚴重。目前,我國災害預防面臨著監測預警網絡不健全、實效性不高、精準性不強,“三斷”(斷路、斷網、斷電)無法及時發現等問題,亟需建立防災減災預警網絡,實現“災后救助”向“災前預防”轉變的目標。中國鐵塔基于全國210萬座鐵塔,組建全球最大物聯數據感知網,提供災害早期識別、災情高效研判、精準鎖定“三斷”地區以及應急處置輔助決策等服務,有效提升災害監測、分析與預警等應急管理水平,降低各類自然災害帶來的經濟損失。
一是深度融合氣象、水利、交通等跨行業多源數據。通過匯聚鐵塔自有水浸、停電、離線等監測數據,結合高頻率數據采集和AI算法,確保及時捕捉各種自然災害變化。同時,基于鐵塔所在區域部署的邊緣計算節點,對原始數據有效進行粗篩和精選,通過AI算法實現數據分析處理,形成了算力一張網,實現多源數據融合貫通。
二是構建數據處理與分析平臺,深入挖掘分析匯聚數據。鐵塔
大數據平基于容器集群化部署、多主節點、負載均衡、高可用機制,采用分布式存儲系統存儲海量的監測數據。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算法技術,結合歷史受災數據,構建了四級災害評估模型,實時分析災害嚴重程度,提升災情研判效率和準確率,為搶險救援、應急通信提供科學、高效、智能的數據支持,為自然災害應急處置提供多維度、全過程、全方位的信息支撐,提升自然災害智能化預警水平。
三是構建分布式架構,嚴格管控終端設備接入。為保障大規模數據的高效處理,平臺采用分布式計算架構,包括以k8s集群為業務運行集群、容器中間件和數據庫等主從集群、GPU算力集群以及容器鏡像倉庫、對象存儲集群。為防止非法接入,平臺嚴格管理各類連接到平臺的終端設備,確保設備身份合法、軟件版本安全可靠,通過監測和記錄用戶登錄行為,及時發現異常登錄情況。
四是基于早期識別與高效研判,提升自然災害智能化預警水平。通過實時監測全國各個地區,離線、停電率等異常情況,結合離線、停電等異常數據,政府部門可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組織群眾轉移避險,減少人員傷亡。自2022年應用以來,累計發布災情預警短信5762萬條,配合聯動預警廣播138萬次,聯合應急管理部出具災害監測快報921期,輔助決策各地轉移人員166萬人次,累計成功預報地震災害189起(其中5級以上地震18起),地質災害1683起,避免直接經濟損失322.18億元。
五是強化自然災害風險管理,破解災害檢測預警難題。項目為國家應急管理部構建災害監測分析預警模型,并為全國各級應急管理部門、國家消防救援局、國家礦山監察局等單位提供地震、洪澇、臺風、山體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災等應急監測服務,大幅提升自然災害監測預警和指揮救援智能化水平。同時,避免各省分級重復建設自然災害預警系統,累計節約重復投資約2800億元,節約數據維護費用1.2億元。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