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2025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強調“建設學習型社會,以教育數字化開辟發展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優勢”。智慧教育作為數字時代的教育新形態,有效推動教育教學方式向多元化、個性化轉變,教育管理模式朝精細化、智能化邁進,教育資源生成往多樣化、優質化突破。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高度重視智慧教育發展,不斷加速推進其應用實踐。
近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無線電研究中心聯合發布《智慧教育應用發展研究報告(2025年)》。
報告系統研究智慧教育應用最新發展態勢,總結梳理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的智慧教育應用進展,聚焦研究我國智慧教育應用發展情況,深入分析支撐我國智慧教育應用發展的技術、產業、基礎設施和安全等重點能力的發展趨勢,在此基礎上,歸納我國智慧教育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并提出發展建議。
報告主要內容
1. 國外主要國家和地區積極推進智慧教育發展
歐盟、美國、韓國和日本等主要經濟體均以頂層設計為牽引,圍繞基礎設施建設、內容資源打造、應用場景拓展等重點方向,積極引入數字技術賦能,推動智慧教育加快發展。
2. 我國加快智慧教育在多場景的應用實踐
我國持續出臺相關政策文件引導智慧教育發展,面向不同學段需求,大力推動覆蓋校內外的智慧教育應用場景建設,打造學習型社會。校內場景方面,各地以試點示范牽引智慧校園建設,應用向智慧化、個性化、泛在化演進。校外場景方面,數字化教育供給能力不斷增強,呈現個性化、多載體、立體式發展趨勢。
3. 我國智慧教育應用重點支撐能力持續增強
在技術方面,DICT多技術與教育融合進一步深化,大模型成為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的熱點方向。在產業方面,教育智能硬件持續升級,智慧教育平臺產品日益豐富,教育應用不斷迭代更新。在基礎設施方面,
通信網絡從千兆向萬兆拓展,智能算力成為賦能智慧教育的“強引擎”。在安全支撐方面,校園新型
安全防護體系加快構建,教育數據流通治理機制不斷健全。
4. 我國智慧教育發展面臨的挑戰及建議
當前,我國智慧教育發展面臨四大挑戰:一是數字技術與教育的融合深度不夠,二是各地教育數字化應用水平存在差異,三是網絡信息安全以及科技倫理問題日益凸顯,四是教師的數字素養參差不齊。建議從以下四方面進行完善:一是加強跨領域協同攻關,進一步提升產品適配性。二是加強教育精準扶智,縮小教育數字化差距。三是加強教育網絡信息安全防護,強化科技倫理與安全保障。四是提升教師數字素養,加強其數字技能培養。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