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近日,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正式發布由我國牽頭制定的養老機器人國際標準(IEC 63310《互聯家庭環境下使用的主動輔助生活機器人性能準則》)。該項標準依據老年人生理和行為特點,為各類養老
機器人的產品設計、制造、測試和認證等提供基準,將引領全球養老機器人產業健康發展。
該項標準的發布將引導養老機器人制造商精準聚焦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及需求,進行養老機器人產品的設計開發,提升產品質量水平,進一步增強老年人融入社會的能力,造福全球銀發群體。該項標準的實施將進一步引領打造養老機器人產業新賽道,助力創建全球經濟增長的新曲線。
該項標準聚焦互聯家庭環境下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健康護理等各個方面的需求和特征,基于老年用戶所需的輔助支持水平,提出養老機器人的功能和性能分類,除了可用性、可靠性、無障礙、能耗和噪聲等通用要求以外,還對養老機器人提供的健康狀況和緊急情況監測服務,與家人及醫護人員的通信支持,多樣化的家務、娛樂、家居管理、照護等活動支持,外出和助行等移動性支持,信息和數據管理性能等分別提出了技術要求。
人口老齡化已成為全球性挑戰,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預計2050年全球60歲以上人口數量將達21億,其中包括4.26億80歲以上的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老年群體在感知、體力和認知等方面,將不同程度地出現功能衰減甚至失能。在這一背景下,養老機器人作為應對老齡化社會的重要科技解決方案,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從簡單的陪伴機器人到具備復雜護理功能的智能設備,養老機器人正在重塑傳統養老模式,為銀色產業注入新的活力。
養老機器人的出現不僅可以減輕社會和家庭對老年人的照料負擔,還可支持老年人有尊嚴的獨立居家高質量生活。
在日常生活輔助方面,養老機器人已能夠完成送餐、喂藥、翻身等基礎護理工作。日本開發的Robear護理機器人可輕松抱起老人,幫助其移動;我國研發的智能助行機器人能夠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穩定支撐。
在健康監測與管理領域,養老機器人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通過可穿戴設備和環境
傳感器,機器人能夠實時監測老人的生命體征,及時發現異常情況。部分高端產品還具備簡單的醫療處置能力,如自動給藥、傷口消毒等。
在情感陪伴與心理支持方面,具備自然語言處理能力的陪伴機器人能夠與老人進行簡單對話,播放音樂、講笑話,甚至參與棋牌游戲。這些功能對緩解老年人的孤獨感、預防認知障礙具有重要意義。
養老機器人產業的發展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行業標準;企業要加強技術創新,提升產品競爭力;社會各界則要營造良好的應用環境,推動養老機器人產業的健康發展。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的成熟,養老機器人將為應對老齡化挑戰提供優質的解決方案,為銀色產業注入新的發展動能。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