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為確保第九屆亞冬會期間哈爾濱市空氣質量達到既定目標,黑龍江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提前謀劃,科學部署,對內高位推動,擰成“一股繩”,對外主動對接,融入“一盤棋”。中心班子多次組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設備調配、人員分工等重點工作,確保責任到人、任務到崗。調集相關科室技術骨干形成空氣質量保障專班,針對可能出現的污染天氣提前預判、對空氣質量狀況及時分析,為環境管理決策提供精準支撐。班子成員帶隊深入一線,實地調研重點區域,并帶班組織空氣質量會商工作。統籌安排建立24小時不間斷值班制度,實現了空氣質量預測預報及時、監測數據統計及時、技術材料報送及時的“三及時”工作制度,為實現“亞冬藍”提供強有力保障。
國省協同 夯實精準預報
黑龍江省監測中心積極投身亞冬會空氣質量保障工作,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預報專家及氣象專家、環境監測專家聯合辦公、密切溝通,細致入微地分析氣象數據、排放源信息,力求做到預測準確、風險預估及時。面對冬季東北地區復雜的氣象條件,以及節日煙花爆竹燃放等潛在污染風險,為了保證預報及時準確,預報專班的同志日以繼夜進行預報評估和預報策略研究,除夕、春節、元宵佳節他們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亞冬會保障以來,總計報出空氣質量預測報告近百份,專班同志用踏實的工作作風和嚴謹的工作態度詮釋了環保鐵軍的光輝形象。
全力擔當 保障信息報送
亞冬會空氣質量保障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自任務下達以來,黑龍江省監測中心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工作,以“5+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連續奮戰近兩個月。白天,頂著零下二十度的嚴寒,在室外調試空氣質量監測儀器設備、開展空氣自動站運維質控,確保設備穩定運行、監測數據準確無缺失。夜晚,根據環境管理工作需求,加班加點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和專報編寫,反復核對每一項數據、每一段文字,確保報送內容精準無誤。亞冬會保障期間統計監測數據超100萬個,撰寫各類材料100余份,這些數字背后是對責任與使命的無畏擔當,是對環保事業的赤子之心與執著追求。
科學部署 確保萬無一失
黑龍江省監測中心高度重視亞冬會期間的輻射安全及室內空氣質量保障工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制定《亞冬會場館周邊輻射環境保障監測方案》《亞冬會運動員村室內空氣質量監測方案》,抽調專業技術骨干,組成5個工作組進行亞冬會場館周邊輻射安全巡測、運動員村室內空氣質量監測及應急保障工作,各小組之間密切協作,通過先進的監測設備與技術手段,獲取環境數據,及時分析、評估潛在風險,確保賽事期間場館周邊輻射環境處于安全可控狀態、確保運動員村室內空氣質量符合國家標準。以嚴謹的態度、科學的手段、高效的行動,為亞冬會舉辦做好保障工作。
亞冬會仍在繼續,保障“亞冬藍”、守護“龍江藍”的使命依然在肩。黑龍江省監測中心將在省廳黨組的堅強領導下,在總站的有力指導下,繼續發揮“龍頭”引領作用,以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為動力、以三支省級領軍人才梯隊為依托,持續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深入履行“先行者、導航員、吹哨人”職責使命,讓天空湛藍成為龍江亮麗的底色,讓綠色發展的理念在熱愛的黑土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