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首次提出“金融強國”建設目標,推動做好普惠金融、數字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在銀行實踐中,小微企業由于缺少抵押物、信息不透明等問題,導致銀企溝通成本居高不下。同時,不同地區和行業風險水平參差不齊,風控難度大,抑制了普惠金融的快速發展。興業銀行以工商、稅務等政務數據為基礎,融合商業化數據、場景生態數據、行內數據等,聚焦小微企業融資痛點,打造“多來源融合、多模型組合、多層次協作”的“3+N+X”普惠金融標準化風險評估體系,賦能普惠業務高速發展。
一是著力推進數據深度融合。深度整合多形態、多來源數據,涵蓋政務、商業化、場景生態化、行內數據等,分別源自3個國家部委單位、50個省級機關單位和20余個市場供應商。基于豐富的多維度融合數據,構建客戶精準畫像,有效消除銀企信息不對稱。
二是全面開展系統化數據治理。圍繞事前、事中、事后,構建數據治理體系。一方面,通過數據貫標、質量監測常態化建立數據標準化體系;另一方面,通過多重數據安全治理措施和分級分類管理機制構建安全可信數據基礎架構,為數據高效流通提供了“綠色通道”。
三是科學建立組件化風險評估方案。應用人工智能與
大數據技術,融合監督學習(邏輯回歸、隨機森林、時間序列分析)、無監督學習(DBSCAN、K-Means)算法、特征工程與自適應閾值優化等技術,構建“3套標準化風控方案”+“N類行業模型”+“X個可調閾值”的“3+N+X”普惠金融標準化風險評估體系。以標準化方案作為底座,依據行業偏好、屬地特色等細分屬性,通過“搭積木”的方式打造“多模型組合”,實現風險底線統一化、行業風控差異化、區域客群配置化。
四是高效賦能普惠線上融資業務發展。本項目完成了業務從線下到線上、模型從碎片化到組件化、協作從總行一刀切到總分聯動的模式轉變,既統一了風險底線,又充分考慮了特定場景的差異化風控需求,迅速擴大普惠金融服務的覆蓋效率。模型上線由耗時5個月優化至最快1周,覆蓋行業由4類提高到9類,覆蓋客戶數提升480%。截至2024年底,方案累計服務中小微企業客戶超6萬戶,累計放款超2,000億元,切實推進銀行降本增效,提高企業融資效率,讓普惠金融又“普”又“惠”。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