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也強調了數字化時代下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實現鄉村振興。當前,我國已進入數字時代,數字信息廣泛應用于經濟社會各領域,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速,城市與鄉村的界限變得模糊,數字化成為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手段。
數字鄉村建設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突破口,近年來,各個地區將數字化建設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通過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治理,全面打造鄉村治理新格局,實現數字技術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互融互促。
數字鄉村的建設主要有三種類型:
1.產業數字化產業數字化是指利用數字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推動生產方式、經營模式和服務方式的變革。通過數字技術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助力特色農業、休閑農業和現代農業的發展。
2.治理數字化治理數字化是指利用互聯網、
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提升鄉村治理的科學化、精準化和智能化水平。通過建設鄉村數字化平臺,推動政務服務下沉至村,提高了鄉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效率。
3.服務數字化服務數字化是指通過數字技術創新服務,提高農村公共服務的便捷性和可及性。通過開發多樣化的便民服務應用程序,幫助農民享受更加便捷的公共服務,如遠程醫療、智慧養老等。
小編在本文整理了一些典型案例,具體請看:
濰坊壽光:在線遠程踏勘 助力農機車輛業務“云辦理”
為深入推進“一次辦好”改革提質增效,減少群眾跑腿次數,濰坊壽光市不斷創新制度舉措,推行農機“云勘驗”服務改革,先行先試農機車輛“購車即掛牌”,變人工“面對面”為網絡“云勘驗”,業務辦理由傳統的“跑多次辦一項”變為“零跑腿辦多項”,變“坐等審批”為“服務前移”,大幅深化“放管服”改革成果,極大改善企業群眾的辦事體驗,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杭州臨安:科技助力 打造農產品電商產業體系
杭州臨安自2017年起成為阿里巴巴全國“農產品電商50強縣”之一,并形成了完備的農產品電商產業體系。截至目前,臨安已經培育出700多家農產品電商企業,開設店鋪超1.5萬個,農產品銷售額突破60億元。臨安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信息技術提升了數據匯集服務能力,通過大數據技術推進了智能化農業生產,不斷深化鄉村農產品營銷數字化應用,進一步完善了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為當地農產品電商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吉林:應用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加快在農業農村領域探索
近年來,吉林整合應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衛星遙感等新技術,匯集融合多元社會服務資源和數據,建設吉林省農業農村資源數據中心,包含75個數據庫群,數據總量達到20TB。建設貫通“省市縣鄉村”五級的吉林省數字農業農村云平臺(以下簡稱“吉農云”),現已完成13個子平臺和32套應用系統的開發運行,基本覆蓋農業生產、農村經營、農民生活和鄉村治理各環節,實現了多套數字系統融合貫通、多維信息技術整合應用,平臺累計服務1750萬次,發布農業技術微視頻4000余條,氣象信息短信群發2億條次。
接下來,要錨定數字鄉村發展目標,各地區需不斷探索符合自身實際、具有區域特色的路徑模式,進一步激發鄉村發展新動能,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提供堅實支撐。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