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2024年11月,浙江省教育技術中心公示了2024年浙江省中小學智慧校園優秀案例名單。杭州市共有19個智慧校園優秀案例入選,其中,濱江區兩個案例上榜。
2024年浙江省中小學智慧校園優秀案例名單
浙江省杭州高新實驗學校
浙江省杭州竺可楨學校
1+3+N:
數智賦能家校社協同育人的高新實驗樣態
一、“美好教育”理念下的信息化協同育人構想
在“美好教育”理念引領下,如何有效提升家校社協同育人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成為當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議題。杭州高新實驗學校針對學生學習成長與社會實踐過程中家校社協同不足的痛點問題,積極探索基于數智平臺的家校社協同育人新樣態,旨在通過信息化手段促進教育升級,提升協同育人效果。
“美好教育”理念下的“三方交疊”信息化協同育人模型
二、“1+3+N”家校社協同育人模式的設計與實施
學校以“打造新環境—完善新管理—開辟新途徑—實施新評價”為行動邏輯,構建了“1+3+N”家校社協同育人模式。其中,“1”代表家校共育系統,作為核心平臺,實現信息的統一匯總與管理;“3”指管理端、教師端、家長端三個應用終端,形成聚合效應,提升教育管理效率;“N”則代表多個應用場景,如智慧體育、德育評價、精準教學等,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協同育人平臺的多個應用場景
三、數智平臺推動家校社協同育人的實踐成效
經過兩年多的實踐探索,杭州高新實驗學校取得了顯著成效。
首先,家校社新型關系的構建提升了協同育人的意識和水平,學校、家庭和社會各方形成了適應新時代“美好教育”社會實踐的組織形式。
其次,社會教育資源的廣泛調動激發了社會的教育熱情,形成了輻射周邊的教育品牌。
再者,數據驅動的素質評價新范式為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提供了新的依據,促進了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同時,校園系統基座的筑牢提升了學校信息化建設水平,為家校社協同育人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技術支持。
最后,學生的綜合素質顯著提升,特別是在體質健康和因材施教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
4+8+N:
數智賦能助力學教的竺可楨學校樣態
浙江省杭州竺可楨學校秉持以“科學與人文并重,創新與傳承并齊”的辦學原則,致力于探尋數智賦能學教成效提升新路徑,建構了“4+8+N”教育數字化育人體系,不斷推進新型學教方式變革,逐步展開聚焦育人方式轉變、學教成效提升的數字化建設。
一、數智賦能管理,打造育人“高品質”
學校秉持“高品質”育人理念,依托全流程納管的數字孿生校園,致力于讓管理更細心、更貼心、更走心、更暖心。數字孿生校園的構建,有效提升校園安全管理效率,賦能平安校園串并視頻數據,聯動事件畫面,打破信息孤島,讓校園變得更加智能、綠色、安全,同時也為師生提供了更加舒適、高效的學習和工作環境,讓育人“可視化”。
二、數智賦能學教,探索師生“深學習”
學校致力于課堂教學改革行動,并將課堂作為數智改革的主陣地,通過“創構數智賦能的學習場景”“創建自主選擇的學習方式”“創設富有挑戰的學習任務”“創制增強可視的成效呈現”四大數智賦能學教方式變革路徑,最終達成提升學生學習調控自律能力,提高學習方式選擇能力,提振學習結果評估能力的“深學習”效果。
三、數智賦能場域,創新課堂“多樣態”
為打造更為廣闊的“學教”場域,學校以開放協同的數字素養培育生態為依托,打造了智慧體育平臺、智慧勞動平臺、智慧創客平臺,積極推動課堂“新樣態”創新。
譬如,學校打造技術賦能的生態農場,開發多形式勞動育人場域,建設智慧農場和竺可楨氣象站,在生態教室里讓學生體驗、探索科技務農,開展跨學科項目化學習。在校園氣象站里積極建設標準化的氣候觀測站,便于學生實時監測,研究氣象知識。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