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為加快推動交通設施移動網絡深度覆蓋,提升網絡質量,優化用戶感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出行便利性的美好需求,支撐交通運輸業數字化轉型需求,促進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浙江省信息通信業把提升交通領域網絡質量作為“信號升格”行動重點任務,堅持系統謀劃、重點突出、高效協同,強化頂層設計,積極推進高鐵地鐵、交通樞紐等大型交通設施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頂層謀劃,完善融合發展協同機制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持續加強與交通運輸、鐵路等主管部門溝通協同,推動通信基礎設施和交通運輸行業深度融合,先后聯合印發《浙江省關于進一步深化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促進“雙千兆”網絡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浙江省信號升格行動實施方案》,鼓勵基礎設施跨行業開放共享、融合部署,推動桿塔、管道、管廊、隧道、光纜、機房等資源積極向“雙千兆”網絡建設開放共享,深化鐵路沿線5G網絡覆蓋,扎實推進交通樞紐、城市地鐵、公路鐵路水路信號升格。指導各地通信發展辦公室積極與各地市相關部門對接交通設施規劃建設信息,基礎電信企業、鐵塔公司與項目建設單位加強工程銜接,統籌完成超6664公里鐵路、地鐵及高速公路移動網絡連續覆蓋建設,為推動交通運輸基礎設施數智化轉型升級夯實了基礎。
共建共享,助力打造“一小時”交通圈
杭衢高鐵新建正線全長約131公里,設建德、衢州西等6座車站,是浙江省內聯通杭州市與衢州市的一條快捷高鐵通道,也是環杭州灣經濟帶、金衢麗經濟帶間架起的一條快速交通通道和經濟橋梁。開通后,杭州往返衢州的交通時間將縮短至40余分鐘,對浙江打造“一小時交通圈”具有重要意義。
杭衢高鐵全線山區短隧道眾多,共有隧道37座長29.546公里,橋隧比為達78%,施工便道較少,但浙江信息通信行業有一套自己的高鐵公網“武器”。
一是推動跨領域基礎設施開放共享。在鐵路規劃初期,浙江信息通信行業積極參與鐵路規劃,建立新建鐵路與沿線
通信網絡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實施、同步開通,同步使用的“五同步”機制,為鐵路沿線通信網絡所需的基礎設施提前預留電力、管道、機房等資源,實現了電信基礎設施與高鐵基礎設施的深度共建共享。
二是深化行業電信設施共建共享。浙江省信息通信行業堅持“能共享不獨建,能利舊不新建”的原則,成功打造高質量低成本高鐵
無線通信綜合覆蓋優質工程。三家基礎電信企業、鐵塔公司共享2根低損耗漏纜,滿足37座隧道覆蓋;新建利舊211個通信基站,滿足隧道區間覆蓋;新建74個簡易通信基站,滿足所有隧道口覆蓋;新建4個共享室分系統,滿足4個車站覆蓋。
目前,浙江信息通信業已經完成杭衢高鐵全線144座通信基站、4座簡易基站建設,目前通信基礎設施完工進度92%。
11月4日上午,在杭州建德的高田隧道的施工現場,通信施工隊伍抬著重達上百斤的漏纜在隧道內鋪平發射電磁波的漏纜,確保杭衢高鐵2025年1月的聯調測試。
杭衢高鐵是浙江信息通信行業共建共享工作成效的一個縮影。據了解,依托跨行業開放共享和共建共享,浙江信息通信行業已經完成九景衢、杭甬、杭黃等9條高鐵移動網絡建設,實現超過1500公里高鐵網絡的連續覆蓋。
創新驅動 全面提升助力“信號升格”
浙江省信息通信業堅持創新驅動,積極推進包括5G-A在內的5G網絡建設、技術創新、融合應用等技術發展,持續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演進升級。
杭州東站是華東地區重要的鐵路特等車站,其室內分布系統已運行10余年,遇到節假日等出行高峰,網絡容量受限,基礎電信企業承受較大的通信保障壓力。為了提升乘客的出行體驗,杭州市通信發展辦公室組織基礎電信企業和鐵塔公司,積極對接上海鐵路局、高鐵車站等單位,統籌站內配套設施、設備資源,重點提升站臺、候車大廳等關鍵區域網絡容量,推動5G網絡升級迭代,目前可同時為5萬人左右提供優質的網絡服務。
在衢州西站,信息通信行業加大資源投入和新技術應用,針對在車站重點場所的室內分布系統網運行時間長、人員流動量大等特點,在站內全面覆蓋5G-A網絡技術,實現車站內下行網絡峰值速率4Gbps、上行峰值速率1Gbps,全面提升了廣大旅客出席網絡體驗。
下一步,浙江信息通信業將持續以交通運輸和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深度融合為著力點,加快推進交通等重點領域信號升格,持續深化網絡與智能技術在交通領域的布局,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打造新質生產力貢獻更大力量。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