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時事聚焦】據大皖新聞報道,11月3日,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金開安置區一名7歲男孩在小區內玩耍,不幸掉入化糞池身亡。
枯水井、污水井、化糞池、沼氣池、地窖、下水道……這些生活中常見的地方有一個共同的名稱——有限空間。有限空間因為通風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者氧含量不足,不慎意外墜井除了摔傷刮傷外還可能面臨缺氧、中毒等威脅,如果施救不當或盲目施救可能導致傷亡擴大。
一個鮮活的小生命就這樣離開了,留給家人的是無盡的傷痛,實際上,井口“吞人”在生活中并不少見:
據澎湃新聞報道,9月21日,西安天地源龍湖春江天境小區發生一起墜井事故,一名8歲女童不幸身亡。據知情人士透露,涉事的是一口位于小區綠化帶中的消防水井,井口直徑一米,水井深約七八米,其中水深在兩米以上。
8月10日,河北廊坊一對母子不慎掉入位于小區停車位前的污水井。14日,據極目新聞報道,墜井的兩人均已身亡。
2023年10月30日,寧夏一名兒童在綠化帶內污水井處玩耍時掉入井內,兩名成人相繼進入施救。消防員立即趕赴現場救援,經緊張處置,兒童被救出,但施救的兩名成人已無生命特征。
2022年5月12日,陜西有一名3歲小孩不慎從窨井掉入下水管網被沖走。
怎樣避開有限空間?
日常生活中,需警惕周圍的“有限空間”,在保護好自己的同時也可以提醒周圍的人。
有限空間作業中發生事故后,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企業負責人報告,禁止盲目施救,防止事故后果擴大。
企業有關負責人員接到事故報告后,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并按照預案響應程序,組織應急救援人員開展救援。在
自身救援技術、裝備、隊伍無法施救的情況下,應及時聯系消防救援隊伍等專業救援單位開展救援,并提供有限空間各種數據資料。
應急救援人員實施救援時,應當做好自身防護,佩戴必要的應急救援設備。
要按照事故報告程序逐級上報,以便相關部門及時了解掌握情況,分析事故原因教訓,指導問題整改,有效防范類似事故。
開展有限空間作業要注意什么?
未經通風和檢測,嚴禁作業人員進入有限空間作業。而且,工作環境發生變化時,應視為進入新的有限空間,重新通風和檢測后方可進入。同時,檢測標準與檢測工作應符合相關標準和要求。實施檢測時,檢測人員應處于安全環境,檢測時要做好檢測記錄,包括檢測時間、地點、氣體種類和檢測濃度等。檢測指標包括氧濃度值、易燃易爆物質(可燃性氣體、爆炸性粉塵)濃度值、有毒氣體濃度值等。
在有限空間進入點附近設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標識,提前告知作業者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明確有限空間現場作業負責人、作業人員、監護人員及檢測人員的職責,不在沒有監護人的情況下進行作業。
對從事有限空間作業的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包括有限空間存在的危險特性和安全作業的要求,進入有限空間的程序,儀器設備的正確使用,應急救援措施等內容。
結語: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至關重要。只有嚴格遵守相關安全規定,做好充分的準備和防范措施,才能有效避免事故的發生,保障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