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于2023年10月公布的《2022年
城市建設統計年鑒》,全國共有超大城市10個,分別為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成都、天津、東莞、武漢、杭州。本期我們來看看上海的智慧消防建設:
政策方面:
《上海市消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中,關于數字消防建設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一網統管”消防智慧業務應用。基于消防數字化基礎平臺整體架構,打造防火監督、應急救援、隊伍管理、公眾服務、裝備物資保障五大城運聯動功能模塊消防智慧業務應用體系。
二是消防數字化基礎平臺。依托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平臺,建設以感知資源、數據資源、計算資源、存儲資源、網絡資源為核心的信息基礎設施資源池作為“硬平臺”,構建以數據治理、數據融合、智能模型等為主的消防數據中臺作為“軟平臺”。
三是市、區、街鎮三級消防管理系統。配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滅火系統和防排煙系統等消防設施的單位,將監控信息傳輸至管理平臺,并推行市、區、街鎮三級消防管理應用,以此有效整合消防安全治理資源,強化火災風險分析研判、監測預警、精準治理,實現消防安全遠程監控、物聯網監測、電氣監控等。
上海市消防專項規劃(2023-2035年)中關于消防數字化建設指出,圍繞消防救援新的歷史定位和職責使命,凸顯上海城市精細化管理理念,強化物聯感知、數據支撐、場景驅動等建設內容,形成上海消防數字化建設基礎平臺,推進指揮調度扁平化、滅火救援智能化、消防管理感知化。
數字建設方面:
上海作為中國的經濟中心和人口密集城市,消防安全一直備受關注。近年來,上海市大力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和智慧消防建設。通過“一網統管”服務城市運行,探索走出一條符合超大城市特點和規律的治理新路,讓城市治理由被動處置型向主動發現型轉變,以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提升消防應急響應能力和滅火效率。
通過近年來的不斷建設,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已經是上海的“金名片”,也是未來上海這座超大型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著力點。上海市消防救援總隊聚焦“兩張網”建設持續發力,深度融入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圍繞應急救援、火災防控、社會服務和隊伍管理等中心工作,推動消防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上海市消防救援總隊系統平臺打通接處警、火災統計、消防監督、12345市民熱線等內外部系統,匯聚各類數據10億余條,制定消防基礎數據標準,建設消防主題庫,創建數據模型1000余個、數據共享接口500余個。
除常態化投入運行外,上海市消防救援總隊的“一網統管”平臺在我國“應急使命·2024”超強臺風防范和特大洪澇災害聯合救援演習中得以應用和檢驗,效果良好,收獲了各級肯定與廣泛贊譽。實戰中所采用的防汛防臺功能模塊,主要基于長三角地區易遇臺風的實情建立,通過探索和拓展
無人機應用效能,融合應急、氣象、水務等部門預警信息,運用高精尖定位系統等方式,切實且全面地提升了消防隊伍防汛抗臺實戰打贏能力。
目前,上海市現有城市消防站198個,平均轄區面積27.8平方公里,遠高于《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規定的“消防站責任區不宜大于7平方公里的要求”;城區(外環以內)消防車接警平均到場時間8分40秒,郊區(外環以外)11分46秒,無法實現“城區5分鐘、郊區10分鐘”滅火救援響應要求;全市還有22個站年出警超過800起,常年處于超負荷運行狀態。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