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時事聚焦】2024年10月22日,信息模型伙伴計劃全國行-工業互聯網 電子制造業數據融合互操作專題會(以下簡稱“專題會”)在北京召開。來自34家單位的50余位領導專家,圍繞電子制造數據融合互操作技術、標準、案例等開展研討,總結行業經驗、洞察智能化發展方向。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業務資源處處長趙陽、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簡稱“中國信通院”)總工程師敖立出席活動并致辭。
敖立表示,依托信息模型伙伴計劃,中國信通院成功推動信息模型在鋼鐵、機床、電力、電子等領域的落地應用,有力地賦能行業智能化發展。在電子制造領域,中國信通院聯合華為、中興、臺達等伙伴,圍繞標準、測試、生態等進行深入合作,取得系列成效。先后完成《工業互聯網 電子裝聯設備交互信息模型》標準、《電子裝聯設備交互信息模型應用實施指南》等成果,推動主流廠商標準互認和配套設備、系統研發。下一步,中國信通院將持續推進標準研制,建設電子制造業信息模型庫,組織互操作測試,打造應用案例,依托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培育數據融通智能生態。
專題會期間,中國信通院總工程師敖立,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黃善國、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以下簡稱“儀綜所”)副所長石鎮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為”)標準與產業發展副總裁祁峰、中電科普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客戶部總經理劉凱旋、臺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達”)機電事業群CTO連監棠共同發布了《電子裝聯設備交互信息模型應用實施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南》面向電子裝聯的貼片、插件、組裝、測試等關鍵環節設備交互和信息建模需求,定義10類信息模型,給出實施路徑和實踐案例,為數字化、智能化電子裝聯工廠建設提供參考,服務新型工業化發展戰略。
中國信通院啟動信息模型伙伴計劃產品互操作評測活動以來,近30款產品通過評測,有力提升鋼鐵、機械等領域數字化產品兼容適配能力。面向電子制造領域設備更新與技術改造,中國信通院搭建覆蓋制造設備功能、性能、兼容適配等的評測環境,專題會發布評測結果,8款設備通過評測。
專題會最后,與會專家圍繞電子制造設備互操作面臨挑戰、信息模型實施建議、設備互操作測試,以及未來推進路徑等主題展開研討。聯通數科物聯網事業部平臺研發部總經理蔣維、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智造工程系統平臺部部長鄒旭軍、儀綜所副主任趙艷領、中科斯歐(合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于萬欽、臺達資深經理王逢春、東莞市凱格精機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鄧迪等專家,分別結合自身工作經驗給出意見建議:設備互操作仍面臨數據異構、質量低下、標準不一等挑戰,信息模型在電子制造上下游、不同環節數據互操作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有必要建設電子制造行業信息模型庫,共享標準化建模工具,開發數據中間件,推進標準化、兼容適配、安全可靠等能力評測。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