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本站速遞】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我們的生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科技進步在重塑著我們的日常。最近,城市發展有哪些動態呢?小編在本文中做了整理,一起來看!
在云棲大會期間,浙江省“十鏈百場萬企”系列對接活動AI時代的企業上云數轉專場活動舉辦。據了解,浙江省的云計算大數據服務收入從2021年的2774億元增至2023年的4202.21億元,近兩年年均增長率達23.1%,全省收入在全國占比超30%,總體發展水平居全國第一梯隊,已形成杭州、寧波兩大云計算大數據產業集聚地,阿里云算力基礎設施覆蓋全球,是全球最大、最先進的智能計算平臺之一。(錢江晚報)
湖南:2025年湖南省綠色智能計算產業規模預計將突破1萬億元
2024世界計算大會24日在長沙召開,湖南省委副書記、省長毛偉明在會上表示,湖南省總算力超6000PF,智能算力達1600PF(占比27%),超算算力達200PF,居全國第三、世界前列;2023年,本省計算產業總產值達7150億元,占全國的7.3%。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綠色智能計算產業“井噴”發展,預計2025年本省產業規模將突破1萬億元,力爭2030年達到2萬億元左右,培育形成8個以上特色產業集群、10個以上特色產業園區。
北京:AI數字人應用推進主論壇在北京舉辦
由中國互聯網協會主辦的2024(首屆)中國數字人大會——AI數字人應用推進主論壇于9月24日在京舉辦。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兼常務副秘書長陳家春,北京市通信管理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二級巡視員朱春霞,中國互聯網協會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工信部信息通信專家委顧問武鎖寧,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信息部部長杜新峰,以及來自中電信人工智能研究院、凡拓數創、小哆智能、成都明途、新傳在線等企業代表出席論壇,圍繞當下數字人應用需求和痛點等問題進行研討。
河南:2024中國算力大會在鄭州開幕
9月28日,2024中國算力大會在鄭州開幕。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趙志國,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安偉致辭并啟動開幕式,副省長宋爭輝主持開幕式,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劉韻潔、外籍院士張建偉,歐洲科學院院士蔣洪波出席。
海南:發布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建設方案
9月28日,2024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海南專場主論壇:全球化與開放合作”上,《海南省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發布,提出海南將以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為抓手,推動全省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
上海:發布首批“市區協同”千億級產業集群
上海首批“市區協同”千億產業集群24日上午在2024年第二十四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開幕式上發布。此次發布共涉及7個區,11個千億級區級主導產業。其中,浦東新區主導發展“集成電路全產業鏈、生物醫藥全產業鏈、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四個千億級產業集群;閔行區主導發展“先進能源裝備及綠色低碳”千億級產業集群;寶山區主導發展“高端新材料、機器人及高端裝備”兩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嘉定區主導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千億級產業集群;金山區主導發展“化工新材料”千億級產業集群;徐匯區主導發展“人工智能(大模型)”千億級產業集群;楊浦區主導發展“在線新經濟”千億級產業集群。
湖北:新增大眾消費電子終端支持北斗系統
9月27日,湖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 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透露,湖北超過98%的新增大眾消費電子終端已支持北斗系統。讓北斗衛星從“天上好用”到“地上用好”,成為湖北突破性發展北斗產業的“先手棋”。
重慶:印發《重慶市推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
提出,到2025年,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以北斗應用為支撐的低空經濟發展基礎設施體系基本建成。新建通航起降點200個以上,實現低空飛行“縣縣通”,“干支通”機場及臨時起降點全面實現互聯互通。市、區縣(自治縣,以下簡稱區縣)兩級低空飛行服務站和保障設施基本建成。建成試飛試驗基地3個以上。政務服務、行業應用和消費市場等示范應用場景趨于成熟。通用航空器整機制造能力快速提升,建成研發平臺3個以上,初步構建我市低空經濟創新研發制造體系。全市低空飛行器數量增長15%以上,飛行架次、飛行時長增長20%以上。新增通航制造業投資100億元以上,低空經濟市場主體數量達到400家,其中制造業類150家、消費運營類250家。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