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前言
根據和全國各省份的相關文件精神(令2016年第82號),需進一步規范客運市場秩序,維護廣大旅客權益,加強對汽車客運站的實名制售檢票的管理,傳統的人工核驗方式,要想的真正做到卻絕非易事。這既需要單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來給予保障,也需要從事此項工作的管理人員具備較高的責任心。而在各地汽運公司及汽車站的實際情況來看就不難發現,少數單位在落實執行此項工作時,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由此暴露出了客運企業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隱患和薄弱環節。從客觀上分析,單純的依靠客運站場采用人工檢查的方式,即便是檢查人員認真負責的對所有入站乘客進行人票證核驗,對在客流高峰期也難免存在漏檢或疏忽。
另外,道路運輸行業是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特殊行業,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防止關注重點人員混入,杜絕人員對乘客造成的安全隱患,也是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交通的迫切需要。
目前車站檢票工序就是采用的人工的粗放式管理手段,流程不規范,容易造成人為的疏漏,安全隱患得不到有效。因此,如何從現狀出發,利用計算機手段來規范和提升車站對進站檢票業務管理水平,也是管理部門在新時代的*理念和職責要求。
需求分析
目前國內客運車站建設都趨于現代化,但是在通關驗票環節還是比較原始,其基本情況如下:
1、國內客運站基本上在進站驗證環節采用人工查驗,目前只有極少部分車站或短途車次實現磁卡自動檢票;
2、采用人工檢驗在人流量高峰時期導致車站的進站口人流緩慢擁堵;
3、采用人工檢驗車票、的真偽時誤差率高,導致車站工作人員工作強度增大,同時車站人力運營成本也居高不下;
4、采用人工檢驗的方式,工作人員無法判定乘客身份信息,是追逃人員等,將給客運站的安全造成極大隱患。
基于此,該產品設計的目的基于國內客運車站驗票驗證服務上更加安全、快速、智能自助的理念,結合信息智能管理技術、人臉識別技術、自助服務技術的合理應用,充分體現高技術服務的前瞻性;在客運站驗票驗證的服務上,以優化資源配置,合理管控運量、實時狀態為調整運維狀態為目的,集約信息分析成果,快速處理突發事件;采用無人值守驗票驗證通關技術,自助服務,整合服務模塊,使自助驗票、驗證、閘機全部自動化服務并進行遠程監控;乘客通關監控系統實現時效性無縫對接,實時掌握乘客通關狀況及突發狀況并能快速處理,在客運站人臉密集區及高峰運輸時段針對性制定安全應對方案,確保快速驗票驗證通關具備客運站乘客分流能力。系統整合后在國內客運驗票驗證通關行業智能化管理模式具超前現進性,同時節省大量人力運營成本。
設計原則
1) 實用性
產品從實用性的角度出發,限度的滿足系統建設的需求,能適應新技術的發展,選擇性價比高的產品,既控制了建設費用,又保障了系統的完整功能。
2) *性
采用的科學技術水平,集成了*的人員及人臉識別算法,在保證整個系統功能和性能的前提下,限度地采用成熟、可繼承、具備廣闊發展前景的*技術。要努力保證整個系統功能的科學合理性,防止片面追求某一局部的高指標與*性。
3) 可靠性
設備是處于24小時工作,產品所有部件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優良的性能。在系統規定的可用時間和響應時間內,能正常運行。
4) 可擴展性
無論在軟件、硬件的設計和選型上,都充分考慮其后期的可擴展性,結構上應易于擴充,以便于后期新功能的擴充。在硬件的接口上也比較豐富,能適應后期更多設備的接入控制。
5) 易操作性
具有簡單易學的操作界面,無需專業的計算機知識,普通用戶即可輕松完成日常人員管控系統的操作。
設計依據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與要求》GA/T75-94
《安全防范系統驗收規則》GA308-2001
《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GB50348-2004
《安全防范系統通用圖形符號》GA/T74-2000
《視頻安防系統技術要求》GB/T367-2001
《系統接地的形式及安全技術要求》 GB14050-93
《安全防范視頻監控攝像機通用技術要求》GA/T1127-2013
《安全防范高清視頻監控系統技術要求》GA/T1211-2014
《安全防范視頻監控聯網系統信息傳輸、交換、控制技術要求》GB/T28181-2011
《出入口控制人臉識別系統技術要求》GA/T1093-2013
《安防人臉識別應用系統第2部分:人臉圖像數據》GA/T922.2-2011
設計目標
1、提高身份識別準確率
智能驗證驗票通關系統實現“人證票”三合一,降低人工檢查證件的錯誤率;
2、提高通行效率
人流量高峰期,保持正常通關速度,減少乘客等候事件和滯留數量,自助完成人、證、票對比驗證工作,減少人員投入,達到人力資源優化配置;
3、協助建設智能化車站
應用高科技設備的智能化車站將提升乘客體驗感,提升乘客在驗票、通關等環節的效率和體驗,樹立智能車站*。
4、黑名單人員布控
系統對接重點人員庫,將系統采集的人員數據發送到后臺黑名單庫進行比門提供黑名單布控及實時比對預警。
應用部署
在客運站部署人證票實名制核驗閘機,并對運站的系統,實現對人證票三合一進行驗證,各車站人票證核驗閘機數據傳輸至外網大數據平臺進行匯聚,平臺對接重點人員庫,實時比對前端各車站人票證閘機上傳的數據是否為黑名單人員,如為黑名單人員,則在平臺進行預警。系統拓撲圖:
如上圖所示,整個系統以市級為單位,通過在外網建立大數據平臺,將市下屬所有客運站的人證票驗證驗票閘機的核驗數據進行統一集中管理,并穿過網,將數據上傳至,與重點人員庫進行對接,當有黑名單人員時,則在平臺警務處進行預警,通知人員進行預警處理。
大數據平臺不僅進行數據匯聚、傳輸,還門提供人臉布控及動態比對預警、人員軌跡追蹤查詢、人員身份鑒別查詢等實戰應用功能,為治安防控、刑偵破案、防暴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應用流程
產品數據流包含人證票實時比對。當系統判定人證票一致,則開閘放行,實現自助人證票核驗通行,其中將采集的旅客信息發送至重點人員庫進行比對,當系統發現有布控人員出現時,執勤人員可以迅速作出反應。
具體如下:
1) 證件讀取
持續保持檢測狀態,當識別到有時,讀取證件芯片信息,包含號碼、姓名等信息。
2)車票驗證
將采集的信息傳輸至系統,對該人員的車票信息進行核驗,判斷該人員是否購票,并驗證車票的站點、時間是否符合當前時間、地點等。
3) 人臉檢測
接受系統給出車票判定結果,當車票有效時啟動人臉檢測功能,提示刷證人調整姿態,抓取視頻畫面中的人臉信息。給出其在圖像中的坐標位置、人臉區域大小等信息。
5) 特征提取
通過人臉特征點的檢測與標定可以確定人臉圖像中顯著特征點的位置(如眼睛、眉毛、鼻子、嘴巴等器官),同時還可以得到這些器官及其面部輪廓的形狀信息的描述。根據人臉特征點檢測與標定的結果,通過某些運算得到人臉特征的描述(這些特征包括: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顯式特征和統計特征等)。
6) 基于人、證的比對識別
通過將采集的人臉圖像與證件上的人臉圖像,進行已知原型人臉圖像計算相似度,并判斷采集人臉和證件信息是否一致。人證一致則開閘放行。
3)上傳比對重點人員庫
大數據平臺將各車站前端人證票道閘的數據傳輸至平臺,與重點人員庫進行比對,比對成功,則在平臺進行預警處理。
產品介紹
本產品是集車票驗證、實名制驗證及人證圖像對比功能于一體的旅客自助驗證檢票閘機,實現票、證、人一致方可檢票進站上車。以人臉識別技術為核心,在客運站部署人證票三合一實名制驗證驗票閘機,對進入客運站乘客件及人臉采集,利用行業的人臉識別比對技術,對“人”“證”進行比對并且保留比對數據,提高客運站安全防范能力。對運站系統,驗證乘客票的真偽性,從而完成人、證、票三合一的驗證。
可為用戶提供快速、安全和高效的單雙向受控通行的旅客出入通道,類似于蝴蝶翅膀的門翼用于開放或關閉通道,允許或阻隔人員進出,適合于通行量較高要求的場所,并能準確、快速地檢測尾隨人員的跟進,如果加裝報警裝置后當檢測到未人的非法入侵行為時會發出報警信號。設備分為單機芯與雙機芯,可滿足單通道和多通道的安裝需求,多通道的設計通過在左右單機芯之間插入一臺或多臺雙機芯實現,雙機芯擁有的左右兩扇門翼可于兩側呈水平狀態左右擺動,有效的提高空間的利用率。
適用范圍
海關關口、邊檢站、機場、高鐵站、地鐵站、火車站、客運站、船運港口碼頭、BRT公交站、會展中心、旅游景點、等實名制認證檢票場所;